輸入你想查詢的疾病名稱:
營養不良

簡介

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患兒長期總熱量、蛋白質和各種營養素不足,或總熱量接近正常,蛋白質長期不足。主要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

病因

  1. 餵養不當小兒成長發育旺盛,如不保證充足的營養可能引起本病。見於母乳不足或無母乳,人工餵養時調配不當,蛋白質、脂肪供給不足,輔食添加不及時,驟然斷奶,不良的飲食習慣等。
  2. 各種疾病的影響由於營養要素的缺乏導致糖、脂肪、蛋白質及水鹽代謝紊亂,重症病例各組織器官功能低。

臨床

  1. 消瘦型 體重逐漸減輕,消瘦,皮下脂肪逐漸減少。輕度(I度):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為0.4~0.8cm,體重較正常低15%~25%;中度(II度):腹壁皮下脂肪小於0.4cm,體重較正常低25%~40%;重度(III度):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體重低於正常40%以上。
  2. 水腫型水腫型屬重度。重度營養不良患兒生長發育受到影響,精神萎靡,煩躁不安,反應遲鈍, 肌肉萎縮 ,小兒的各個內臟器官功能、免疫功能均降低,容易發生各種感染、 低血糖等。

治療

  1. 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2. 合理調整飲食,使每天總熱量、蛋自質及各種營養素達到要求,對重度營養不良患兒飲食調整必須從低熱量開始,通常從每日167~250kj/kg開始,逐漸增多,根據小兒消化功能與吸收情況逐步提高熱量,不要提高過快,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3. 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漿。
  4. 給促進消化的藥如胃蛋白醇、胰酶,亦可肌注苯丙酸諾龍,每週1~2次,連用2~3周,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但應同時提供足量的蛋白質。
  5. 中藥如參牙白術散(黨參、獲苓、白術、扁豆、陳皮、山藥、蓮肉、砂仁、苡米、桔梗、大棗、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