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膽囊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女性比男性多見。膽囊炎常伴有膽囊結石。膽囊結石的形成主要與代謝紊亂有關,膽汁成份發生改變、膽固醇沉澱而形成結石,結石又可阻寒膽囊管而引起炎症。
臨床
- 急性膽囊炎
起病較急,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有時呈陣發性加劇,疼痛常可放射到右肩部,病人常有惡心、嘔吐、畏寒、發熱,右上腹有明顯壓痛,按壓右上腹時病人不敢呼吸,有時可觸到腫大、壓痛的膽囊,急性膽囊炎可有以下幾個轉歸︰發展成為饅性膽囊炎;膽囊腫大、充血、炎癥,形成膽囊積膿和毒血癥;3膽囊壁出現壞死、穿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B超檢查可顯示腫大的膽囊和結石,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 慢性膽囊炎
常有反復急性發作的病史,膽囊壁炎癥細胞浸潤,正常結構破壞,縴維瘢痕組織增生,失去正常的功能,多與結石並存。主要表現有上腹不適、厭油、飽脹等,類似“胃病”表現、常因油膩食物而誘發疼痛。檢查時右上腹部有輕壓痛,B超可以發現膽囊壁增厚、收縮功能差和結石的存在。約有1/3的膽囊結石病人也可沒有癥狀,在B超檢查時才發現。
慢性膽囊炎的防治在飲食方面應該注意,高脂肪飲食有可能形成結石和誘發膽絞痛,故需避免高脂肪飲食。但是又不可因其誘發疼痛發作而精神緊張,長期忌油,造成胃口不好,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因此這類病人應適當進食素油如茶油、萊油、花生油等,不致引起膽汁滯留,又可增進飲食。在發作期間應忌油膩,吃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飲食。
治療
-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輕的可以非手術治療,采用解痙止痛藥如肌注阿托品、654-2、非那根等,抗菌素可選用氨卡青霉素、慶大霉素、滅滴靈等,中藥可用清熱利膽的藥物。重的病人或有嵌頓結石的病人常需手術治療,行膽囊切除或膽囊造瘺。
- 慢性膽囊炎
治療慢性膽囊炎可選用解痙止痛藥如普魯苯辛、阿托品、顛茄合劑等;消炎利膽藥如膽酸鈉、利膽醇,消炎利膽片、抗菌素等。如疼痛反復發作,影響工作和休息或伴有膽囊結石的病人,應手術切除膽囊。最近國內外采用腹腔鏡行膽囊切除,手術創傷小,減少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對炎癥粘連較輕的慢性膽囊炎病人效果較好。體外震波碎石和經皮膽鏡取石也是近年來比較先進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