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簡介
乾眼症是由於眼淚的數量不足或者質量差,導致的眼部乾燥的綜合症。嚴重的乾眼可以導致角膜上皮的損傷。
- 眼淚的數量不足:正常人的每隻眼分泌淚液的速度是:1µL/分鐘。分泌不足或者蒸發量過大都會造成眼淚數量的不足;
- 眼淚的質量差:正常的淚液在眼表形成一層淚膜,淚膜從外到內分為三層-脂質層、水層、粘蛋白層,任何一層出現異常淚液的質量都會降低。
病因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越發越普及,乾眼症的發病率正在提高,這與在電腦前工作時注意力集中,眨眼減少有極大之關連。面神經癱的患者,可能出現眼瞼閉合困難,特別是在晚上睡覺時,此時角膜暴露在空氣中,眼淚蒸發過強,也可能引起乾眼症。
乾眼症也可能是全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如乾燥綜合症的表現。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人士或曾接受雷射視力矯正手術的人皆有可能出現乾眼症的症狀。乾眼症也可能因缺少油引起的。
臨床
眼部乾澀,可能伴有眼癢,工作時間長後,眼睛疲勞。
輔助檢查
淚液分泌試驗(The Schirmer's test):用特製的濾紙條夾在下眼瞼的中外1/3處,閉眼,夾5分鐘,濾紙條被淚液沾濕後會變顏色。測量濾紙條被淚液沾濕的長度。可以得到淚液的分泌量。正常值說法不一,一般在10-15mm以上。測量前可以先用麻醉劑,則測量出所謂的基礎分泌量,否則是測量的基礎分泌量加上反射分泌量。淚膜破裂時間(Fluorescein dye test):用沾有螢光素濾紙條點下眼瞼的結膜囊,在裂隙燈下用鈷藍光看角膜表面,從最後一次瞬目開始計時,到角膜表面綠色的螢光素薄膜出現第一個黑色的破裂為止。
治療
- 補充淚液:人工淚液(儘量選擇不含或較少防腐劑的藥水)(主要成分有:硫酸軟骨素、玻璃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等);
- 眼膏(Ointments);
- 淚小點栓塞:將雙眼下淚小點用特殊的栓子堵塞;
- 針灸治療(也稱針刺治療);
- 中藥;
- 艾灸;
- 刺絡放血;
- 淚腺部位按摩;
- 濕房眼鏡(moisture chamber spectacles);
- 局部環孢素A;
- 高ω−3脂肪酸(omega-3 fats)的膳食;
- 系統性的雌性激素療法(systematic estrogen therapy);
- 熱敷;
- 注意休息;
- 鞏膜鏡(Scleral Lenses);
- 自體頜下腺移植;
- 自體唇腺移植(Salivary gland autotransplantation)。
單純性的乾眼症預後良好,適時補充淚液一般都可以緩解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存在口乾和其他外分泌腺的乾燥,如果有,則可能存在乾燥綜合徵,嚴重的乾燥綜合徵可能並發肺纖維化,預後較差。
預防
積極休息,特別是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的人群。據未經統計的資料顯示(一般是個人經驗),每10到15分鐘休息半分鐘到1分鐘,可以有效的緩解乾眼,且不降低工作效率。可以使用強制休息的軟體。
以上資訊轉載至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