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資訊

白喉

白喉(Diphtheria)是一種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秋冬季。 臨床症狀為咽炎,低燒及黏附在扁桃體、咽部,或鼻上的黏膜(屬假黏膜)。另一種比較輕度的白喉只會病發於皮膚上。致病菌為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兼厭氧性)革蘭氏陽性細菌。但要注意的,雖然中文及英文上名稱相似,但病發於皮膚上的白喉(白喉棒狀桿菌)跟其中一款會引致暗瘡的類白喉(Diphtheroid)痤瘡丙酸桿菌是不同的。 白喉擁有極高的傳染性;它能透過直接身體接觸或呼吸帶菌者的氣體分泌物而散播。白喉曾是相當普遍的疾病。近年由於大力推行免疫注射,在發達國家已甚為少見。以美國為例,1980年至2004年總共只有57宗白喉病例。現時美國所有學童都必需接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注射。而成人方面,疫苗需要與促升劑量並用,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疫苗的效力會逐漸下降。對於需要前往一些白喉病源未被根除的地區的人,三合一疫苗更被建議需要注射。白喉對化學殺菌劑抵抗力較弱,在60°C以上加熱十分鐘白喉菌便死亡。